资讯要闻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地方解读之北京篇

  • 时间:2024-11-01
  • 来源:北京市经信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系统部署了推动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建设任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更好发挥数据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支撑我国抢占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制高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数据中心是夯实产业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建成了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验证、测试评价、资源共享等平台37家,形成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建设数据中心,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体系。从材料全生命周期来看,在材料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检测评价、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应用示范、再利用等过程中,材料数据既是贯穿全过程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中心启动建设,既能“串联”全产业链的设计计算、试验验证、生产制造、应用服务等资源,又能“链接”下游装备设计、建造、服役等环节,还能“并联”国家布局建设的重点平台,共同构成并持续夯实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体系。

二、北京市极具构建新材料数字化体系的独特优势

北京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数字化时代对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致力于“汇数据、搭平台、建体系、聚生态”,构建新材料数字化发展独特优势,推动新材料数字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数据方面,以主导承担国家相关重大专项为契机,扎实推动建设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瞄准高通量材料计算与制备、材料服役评价与预测等方向,突破一批数据技术,牵头构建全国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形成了海量的材料数据基础。平台方面,是全国唯一全方位布局建设了三类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的地区,全国首家推动建设了动力电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承建了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等,积累了大量材料科研数据。体系方面,拥有全国新材料领域三分之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基础设施,获得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奖项,产学研合作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一,创新驱动和数据驱动特征明显。生态方面,依托在京机构,建设了门类齐全的新材料大数据研发生产、产权标准、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等生态资源,营造了新材料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良好生态。

三、依托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特色新材料数字化标杆

下一步,北京将立足已有工作基础,发挥特色优势,落细落实《建设方案》,加快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优化数据流通体系、强化新材料数据应用生态“三大工程”,更加注重“一体两面、软硬兼施”,更加注重“大材大用”,加快构建新材料数字化标杆。

(一)以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程构建数据矿山。《建设方案》明确建立中心主平台、数据资源节点等架构体系任务。北京“一体两面”建好基础设施。围绕数据中心架构体系建设任务,一方面,大力支持在京单位加快支撑主平台建设,有效推动建门户、出标准、定规则任务落地。另一方面,支持在京新材料优势单位推动数据资源节点建设,合力推进采数据、用数据、保质量任务实施。加快构建新材料数据矿山,形成材料产业链数据资源化、资源汇集、融合应用的基础保障体系。

(二)以建设数据流通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建设方案》提出通过完善标准规范、管理共享、数据安全保障等任务构建数据流通应用体系。北京将“软硬兼施”推动数据流通体系建设。“软”的方面,依托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势能,发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优势,探索建立新材料等制造业数据登记、评估、共享、交易、应用、服务等流通机制;同时探索开展新材料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证券化等金融服务。“硬”的方面,支持新材料领域企业组建数据资产管理运营公司,鼓励龙头企业、数字平台企业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加快构建保障数据安全的系统能力,支持发展新材料等制造业数据安全服务业。

(三)以建设新材料数据应用生态打造标杆。《建设方案》提出实施应用示范,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公益服务。北京将“大材大用”构建好数据应用生态。支持开发材料产业链数字化产品,集成运用材料及相关行业成熟软件与系统,打磨标志性应用场景,推动典型应用示范;瞄准材料数字产业化业务,将知识、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数据要素化,沉淀模型、深挖价值;大力扶持材料产业数据资源及应用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材料技术、IT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运营等多领域融合的专业人才团队;全力推动与全国材料产业链大数据共享与应用,构建支撑国家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材料大数据开发与应用专业化能力,构建全产业链数据共享与创新应用大生态。